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出处:《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
唐 · 李中
竹荫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
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
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竹荫亭:竹林下的亭子。藓色浓:青苔浓郁。
道心:内心对道的追求。
安逸:宁静舒适。
寂寥:寂静空旷。
栖禅客:打坐的僧人。
洒酒:倒酒邀请。
采药翁:采药的老人。
江近:靠近江边。
菱芡雨:菱角和芡实的雨声。
径香:小径上的香气。
蕙兰风:蕙兰的微风。
名宦:官职,仕途。
拘束:受到限制。
脱屣:脱下鞋子,表示放下世俗。
心情:心境。
翻译
竹林下的亭子青苔浓郁,心灵在宁静与安逸中寻求道心。偶尔敲门会有打坐的僧人,常常邀请的是采药的老人。
靠近江边,喜欢聆听菱角和芡实的雨声,小径上清新的香气更偏爱蕙兰的微风。
我感到惭愧,身为官员仍受束缚,未能像他们那样自由洒脱地追求心境的舒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竹荫亭除藓色浓",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藓草覆盖,显得古老而宁静。"道心安逸寂寥中"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他的心如同道一样清净无为。
"扣门时有栖禅客",这里的“栖禅客”指的是来访的僧侣,他们可能是来寻求精神上的指导或是共同修行。"洒酒多招采药翁"则显示诗人热情好客,喜欢邀请懂得采药的人饮酒交谈,这里的“采药翁”很可能是指懂得草木之性,有着深厚医学知识的老者。
接下来的两句"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更增添了诗中的意境。"江近好听菱芡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享受,雨声在江边听起来格外宜人;"径香偏爱蕙兰风"则是对道路上的花香和蕙兰草(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的喜爱,这里的“偏爱”也显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情感。
最后两句"我惭名宦犹拘束,脱屣心情未得同",诗人表达了一种自谦之意,他觉得自己虽然身在仕途,却仍然受到世俗的羁绊,无法完全做到内心的自由。"脱屣"指的是脱下鞋子,象征着摆脱尘世的束缚,但他的心情却还未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