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全文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宋末元初 · 方回
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
一拳槌碎四百州,新法宰相王安石。
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
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
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
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
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
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遇西域。
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
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
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
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
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

注释

五季:指五个朝代。
乾坤:天地,这里指朝代更迭。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推行新法。
大苏:指苏轼的弟弟苏辙。
蜀党魁:蜀地的政治领袖。
张骞:西汉探险家,开辟丝绸之路。
休戚:忧喜,这里指共同的命运。
郢都:楚国都城,后指代国家。
舒王:指舒亶,北宋官员。
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别称。

翻译

五个朝代的混乱如同一体,得来艰难却易失去。
一拳击碎了四百个州,新法宰相是王安石。
苏轼兄弟中尤其厌恶大苏,周二程、张氏都不认识。
绍圣年间奸臣推行绍述政策,元祐贤良被纷纷贬斥。
苏东坡在惠州饱受苦难,深知蔡京是国家的罪人。
在异乡恍惚间见到相似的人,海棠树孤独地困在荆棘丛中。
蜀地的文章领袖,蜀地的第一花无人能及。
偶然相遇心生怜悯,瘴气蛮烟玷污了她的纯洁。
回忆起蒟酱和筇竹枝,恰巧与张骞在西域相遇。
那些人惹事生非让远方人民劳苦,这份情感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屈原被放逐导致郢都衰败,箕子被囚禁见证殷商灭亡。
从惠州到儋州,必欲置他于死地。
设立党籍碑尊奉舒王,最终导致大梁失去了国家根基。
这首诗这幅画描绘的是兴衰,怎能忍心细细观看而不落泪。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饱含深情的诗人对苏轼(东坡先生)在惠州定惠院海棠所作诗后的赞美之作。诗中透露出作者对于历史变迁、时事变换以及个人命运起伏的深刻感慨。

开篇“五季乾坤混为一,艰难得之容易失”直指世事无常,英雄难以留名。紧接着“新法宰相王安石”,点明了历史上的特定时期和人物,表达了对当权者的批评态度。

接下来,“二苏中尤恶大苏,周二程张俱不识”展现出作者对于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复杂关系的看法。随后的“绍圣奸臣讲绍述,元祐诸贤纷窜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时政的批判。

中间部分“东坡饱吃惠州饭,心知惇卞乃国贼”表达了对苏轼在惠州生活的同情,而“恍惚他乡见似人,海棠一株困荆棘”则是诗人对于流离失所者的深切理解。

“海内文章蜀党魁,蜀第一花世无匹”赞美了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而“邂逅相逢心相怜,瘴雨蛮烟污玉质”则是对友情和知音难求的感叹。

后半部分,“忆昔蒟酱筇竹枝,适与张骞遇西域”似乎是在追忆古人或历史事件,而“彼徒生事劳远人,此感与国同休戚”则是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相连的深刻体会。

接着,“屈原放废郢都丧,箕子囚奴殷录讫”可能是在引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至于“惠州未已更儋州,必欲杀之至此极”,则是对个人遭遇的无奈与悲愤。

最后,“立党籍碑封舒王,竟使大梁无社稷”可能是在批评某种政治行为,而“此诗此画系兴亡,可忍细看泪横臆”则是全诗的总结和情感的爆发。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赞美。通过对苏轼海棠诗后的点评,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怀与时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