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辀
出处:《阁门钱舍人知全州》
宋 · 杨亿
家传吴越贤王后,郡压潇湘最上游。
三殿从来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
蝉吟高柳隋堤暮,水涨平湖楚泽秋。
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辀。
山川遍历骚人地,宵旰遐分圣主忧。
应向桑郊停五马,青春太守本风流。
三殿从来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
蝉吟高柳隋堤暮,水涨平湖楚泽秋。
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辀。
山川遍历骚人地,宵旰遐分圣主忧。
应向桑郊停五马,青春太守本风流。
注释
吴越:古国名,这里指代名门望族。贤王后:贤明的王室后裔。
郡压:地位显赫,居于上流。
宸扆:皇帝的宝座。
典方州:掌管地方政务。
隋堤:隋朝时修筑的河堤。
楚泽:泛指南方的湖泊。
壶浆:百姓用箪盛酒浆以示欢迎。
上官:上级官员。
铙吹:古代军乐,此处指迎接官员的乐队。
宵旰:形容帝王勤于政事,早晚不息。
桑郊:农耕地区,代指地方。
五马:古代太守出行的仪仗之一,五匹马驾车。
青春:春天,也指年轻的太守。
风流:形容人的风采和才情。
翻译
出身名门为吴越贤王之后,地位显赫在潇湘流域最上游。曾在三殿侍奉皇帝,如今离开京城赴地方任职。
蝉鸣声中暮色降临隋堤柳树高,湖水上涨秋意浓于楚泽。
百姓热情迎接官员,鼓乐喧天伴随华丽的车驾。
所到之处皆是文人墨客之地,日夜忧虑远方君主的忧患。
预计会在桑田郊外停下官车,春天的太守本就风雅潇洒。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阁门钱舍人知全州》。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提及,抒发了诗人的怀古之情和对现实的感慨。
“家传吴越贤王后,郡压潇湘最上游。”这两句开篇便引出了历史的深远气息,吴越贤王的家谱传承和潇湘郡的地理位置,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殿从来奉宸扆,一麾今去典方州。”这里的“三殿”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重要建筑,而“奉宸扆”则表明了历史上的尊贵与权力。诗人借此强调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重大。
“蝉吟高柳隋堤暮,水涨平湖楚泽秋。”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怀。蝉鸣在高柳间,夕阳落幕,水位上涨映衬着平静的湖面和丰收的秋天,这一切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入境壶浆填候馆,上官铙吹夹华辀。”这里描绘了诗人进入新任地后的场景,通过“壶浆”和“上官铙吹”的细节,展现了一种仪式化的氛围。
“山川遍历骚人地,宵旰遐分圣主忧。”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骚人)的追思之情,以及对远方君王的牵挂和担忧。诗人的内心似乎也随着山川的变迁而起伏。
“应向桑郊停五马,青春太守本风流。”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己青春时期所承担官职的回忆,以及对个人的品格和气节的自我肯定。这里的“五马”可能象征着官位的等级,而“桑郊”则是一个充满乡土情怀的地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以个人经历为背景,借景抒情的一首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回望和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荣耀的缅怀,以及对于现实责任的郑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