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入山前山后州,控弦万骑此屯留
出处:《顺义公馆次壁间韵》
明 · 唐顺之
虏入山前山后州,控弦万骑此屯留。
四郊垒壁犹余警,十载疮痍尚未收。
野长蒿莱仍课马,兵佥子弟更防秋。
使臣多愧询民瘼,自咏小东谁为酬。
四郊垒壁犹余警,十载疮痍尚未收。
野长蒿莱仍课马,兵佥子弟更防秋。
使臣多愧询民瘼,自咏小东谁为酬。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的边疆景象,诗人唐顺之以明朝顺义公馆的墙壁为背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给当地带来的深远影响。首句“虏入山前山后州”形象地描述了敌人的侵扰范围之广,紧接着“控弦万骑此屯留”揭示了敌军的强大和驻扎的军事压力。
“四郊垒壁犹余警”表达了战事虽已平息,但周边地区仍残留着战争的痕迹和警惕之心。“十载疮痍尚未收”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长期破坏和百姓生活的艰难,十年过去,伤痕累累仍未完全恢复。
“野长蒿莱仍课马,兵佥子弟更防秋”进一步描绘了战时训练的延续,即使是荒芜之地,也用于军事演练,年轻人继续承担着守卫家园的责任。“使臣多愧询民瘼”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臣,对于未能有效解决民生疾苦的自责和愧疚。
最后,“自咏小东谁为酬”以自我反思作结,诗人感叹自己即使写下这样的诗句,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回应这些百姓的苦难呢?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边疆民生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