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
出处:《二月朔日食阴雨不见》
宋 · 方岳
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
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飞飞:形容雨点轻盈地飘落。细雨:小而密的雨。
湿:使…湿润。
花朝:花开的早晨。
阳乌:太阳。
影动摇:影子摇晃。
晚色:傍晚的景色。
漏晴:透露出晴朗的迹象。
山又紫:山的颜色变得深紫。
阴沴:阴雨、阴霾。
潜消:悄悄消退。
翻译
清晨,细雨纷飞打湿了花朵,连太阳的影子都似乎在微微摇曳。傍晚时分,雨过天晴,山峦重新显现出紫色,这时我才明白阴霾已经悄悄消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季细雨中花开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感悟。"飞飞细雨湿花朝"一句,通过“飞飞”二字传达出细雨如织、轻柔绵密之感,"湿花"则是细雨滋润大地后花朵被打湿的情景,使人联想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不省阳乌影动摇"一句中,“不省”意味着诗人在细雨中未曾注意到太阳和乌云之间的变化,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专注于眼前的小世界,不去关注远处或天气的大变动。这里的“阳乌影动摇”象征着时间流逝与自然界不可预测的变化。
"晚色漏晴山又紫"一句描绘了一个转折点,细雨似乎已经过去,“晚色”指的是日暮时分,天边露出的蓝灰色调,而“漏晴”则意味着雨后初见晴空,这里“山又紫”的景象,是因为天气的变化使得远处山峰呈现出紫色的幻彩。
"始知阴沴已潜消"一句表达了诗人此时才意识到之前那层阴霾已经悄然隐去。这里的“始知”表明了一种发现和理解,"阴沴"指的是阴冷潮湿的气氛,而“潜消”则形容着这股阴霾在不经意间消散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细雨中景物变化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