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出处:《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 其一》
宋 · 陆游
庭树非不荣,霜霣万叶枯。
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
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
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
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朋友岂我弃,渐远势自疏。
中夜起太息,发箧觅旧书。
尘昏蠹蚀损,行缺字欲无。
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
卷书置箧中,宁使饱蠹鱼。
注释
庭树:庭中的树木。非不荣:并非不繁茂。
霜霣:霜降。
万叶枯:万叶皆枯萎。
朋友:朋友。
弃:舍弃。
渐远:渐行渐远。
势自疏:自然疏远。
中夜:半夜。
太息:叹息。
发箧:打开箱子。
觅旧书:寻找旧书。
尘昏:积尘。
蠹蚀:虫蛀。
损:损坏。
行缺字:字迹残缺。
欲无:几乎消失。
一读:初读。
色已变:脸色变化。
再读:重读。
涕泪濡:泪水模糊。
卷书:书卷。
置箧中:放回箱中。
饱蠹鱼:饱食蛀虫。
翻译
庭中的树木并非不繁茂,但霜降后万叶皆枯萎。朋友怎会舍弃我,只是随着距离渐行渐疏远。
半夜起身长叹,打开箱子寻找旧时的书籍。
书籍积尘且被虫蛀,破损严重,甚至有些字迹都快看不清了。
初读时脸色已变,重读时泪水模糊了视线。
我把书卷重新放回箱中,宁愿让它们被蛀虫饱食,也不愿再触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箜篌谣二首寄季长少卿(其一)》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和对旧日友情的怀念。诗中以庭树的凋零象征世事变迁和个人际遇的落寞,"霜霣万叶枯"描绘了凄凉的景象。诗人感叹朋友关系因距离和时势而逐渐疏远,"渐远势自疏"流露出淡淡的无奈。
深夜里,诗人难以入眠,翻箱倒柜找出旧书,却发现书籍因尘埃和虫蛀而破损严重,甚至有的字迹模糊不清。这引发了他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阅读旧书时,情感激动,"一读色已变,再读涕泪濡",泪水浸湿了纸页。最后,他决定将这些饱受虫蛀的书籍留在箱中,宁愿让蠹鱼饱食,也不愿再触碰引发伤感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