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全文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唐 · 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拼音版原文

xiàchūncǎoqiānqiān
yóuduìshānzhōngyuèshuítīngshíshàngquán

yuánshēngzhīhòuhuājiànliúnián
zhàngxiánláiwǎngxīndàochùchán

注释

故居:过去的住所。
何日:何时。
芊芊:茂盛的样子。
山中月:山间的月亮。
石上泉:石头上的泉水。
猿声:猿猴的叫声。
后夜:深夜。
花发:花开。
流年:时光流逝。
杖锡:手杖和锡杖(僧人用的)。
闲来往:随意游走。
无心:心中无挂碍。
到处禅:处处禅意。

翻译

昔日的居所何时能再归,春草正茂盛生长。
依然对着山中的明月,又有谁能倾听石头上的泉水声?
猿猴的叫声预示着深夜的到来,花开之景昭示着时光流逝。
手拄禅杖随意游走,心中无挂碍,何处都是禅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在故居等待春天的到来,感受着大自然的变迁与生命的流转。山中月亮静谧,石上泉水清澈,却似乎只有诗人才是知音。而猿声在夜晚响起,花朵绽放见证岁月的更替。

"杖锡闲来往,"这句表明诗人手持拐杖,随意漫步,没有特定的目的,只是在自然中流浪。这是一种禅意,对应了标题中的“自龙山至”,可能是指诗人从龙山游历归来后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俗的心境。这种心态与禅宗思想相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