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聪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全文

聪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

出处:《玄理歌 其二
元 · 李道纯
皎蟾形兆出庵来,烁烁光明充大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啬谓之重积德。
性天大察长根尘,理路多通增业识。
聪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
绝虑忘机无是非,隐耀含华远声色。
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简缘德本植。
一念融通万虑澄,三心剔透诸缘息。
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
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劳力。
息缘达本禅之机,息心明理儒之极。
息气凝神道之玄,三息相须无不克。
说与知堂田皎蟾,究竟自心为轨则。

鉴赏

这首《玄理歌(其二)》由元代道士李道纯所作,以“皎蟾”为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道家的修行理念和宇宙真理。

首先,“皎蟾形兆出庵来,烁烁光明充大宇”,以皎洁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真理的光芒普照万物,启示人们在修行中追求内心的光明与纯净。

接着,“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啬谓之重积德”,强调了节制与积累功德的重要性,认为在处理人事与顺应自然时,应采取节俭的态度,以此积累深厚的道德力量。

“性天大察长根尘,理路多通增业识”,指出人的本性应如同广阔的天空,洞察万物,通过不断学习和理解,增长知识与智慧。

“聪明智慧不如愚,雄辩高谈争似嘿”,提出真正的智慧并非在于口舌之利,而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深沉,沉默有时比言辞更能体现智慧。

“绝虑忘机无是非,隐耀含华远声色”,倡导摒弃杂念,忘却机巧,远离是非,保持内心的宁静与高雅,远离世俗的喧嚣。

“寡欲薄味善根臻,省事简缘德本植”,强调减少欲望和简化生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根基,通过减少外在事务的干扰,稳固内在的德行。

“一念融通万虑澄,三心剔透诸缘息”,说明通过专注与内省,可以将纷乱的思绪澄清,达到心灵的和谐与统一,去除一切杂念。

“谛观三教圣人书,息之一字最简直”,指出观察并理解佛教、道教、儒家等圣贤的经典,发现“息”字是通往真理的关键,意味着在修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平衡。

最后,“若于息上做工夫,为佛为仙不劳力”,鼓励人们在修行中专注于“息”的修炼,即呼吸的调整与内心的平静,这样便能自然而然地达到佛或仙的境界,无需过多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哲理,阐述了道家修行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修养与节制,达到与宇宙和谐共生的状态,最终实现精神上的升华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