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出处:《母氏生日》
宋 · 孙应时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形容距离遥远。慈亲:指慈祥的母亲。
兰陔:兰花之地,比喻家庭。
斑衣:指老年人的衣服,这里象征长寿。
石窌: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
诜诜:众多的样子,形容子孙众多。
玉雪:比喻子孙洁白如玉,纯洁无暇。
翻译
我离家多年,遥望万里之外的白云,心中满是对母亲倚门期盼的愧疚。幸好家中有兰花陪伴着她,她的白发在梅花的映照下,依然显得清雅,饮酒时也充满欢愉。
我希望能穿着斑驳的衣服,长久地享受长寿的祝福,看着子孙们频繁地向我行礼感恩。
我期待着那一天,能与子孙们共聚,享受天伦之乐,看着他们像白雪般纯洁无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母氏生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母亲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的诗篇。
“两年万里望飞云,惭愧慈亲费倚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两年的时间,对慈母怀思之情。诗人通过望着远方的飞云来寄托自己的思念,同时也感到有些惭愧,因为无法亲自在母亲身边侍奉。
“好在兰陔扶白发,依然梅蕊照清樽。”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兰草一样,在母亲脚下扶持她的白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才华(比喻为梅花)能够照亮母亲的酒樽,即便在年老时,也能给母亲带来欢乐。
“斑衣愿保长称寿,石窌仍看叠拜恩。”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其中,“斑衣”是古代皇帝赐给臣子的礼服,这里借指对母亲的敬爱;“石窌”则是古时用来保存珍贵物品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常常拜访母亲,以此表达自己对母亲恩情的回报。
“更问何时足怀抱,诜诜玉雪弄重孙。”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迫切心情,他渴望能够尽快回到母亲身边,抱着自己的孩子(即母亲的重孙)与之玩耍,从中也可见诗人对家庭团聚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家人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家庭的珍视。这不仅是一首传统意义上的贺寿诗,更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