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忽借临三辅,京兆今应数二张
出处:《助甫起家陕西左参有赠》
明 · 王世贞
先朝绿鬓尚书郎,鲖水忘饥岁月长。
看著鹖冠知有托,罢含鸡舌尚馀香。
公车忽借临三辅,京兆今应数二张。
见说华阴山下土,能添广武匣中霜。
看著鹖冠知有托,罢含鸡舌尚馀香。
公车忽借临三辅,京兆今应数二张。
见说华阴山下土,能添广武匣中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助甫在陕西左参时所作的赠诗。诗中描绘了对助甫过去生活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其当前官职变动的关切与祝福。
首句“先朝绿鬓尚书郎”,以“绿鬓”形容助甫年轻时的英俊,以“尚书郎”指其曾为朝廷高官,展现其过去的辉煌。接着“鲖水忘饥岁月长”一句,通过鲖水旁的生活场景,暗示助甫在某段时间内过着清贫而充实的日子,岁月悠长却无饥寒之忧。
“看著鹖冠知有托”中的“鹖冠”是古代隐士的帽子,此处比喻助甫找到了心灵的寄托,可能是指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罢含鸡舌尚馀香”则以含鸡舌香之事,象征助甫虽已不再担任重要职务,但其才华与影响力依然存在,余香犹存。
“公车忽借临三辅”描述了助甫突然被调任至三辅地区(泛指长安附近),表达了对其官场变动的意外与关注。“京兆今应数二张”则是对助甫新职位的祝愿,希望他如同历史上著名的京兆尹张敞一样,能够有所作为。
最后,“见说华阴山下土,能添广武匣中霜”两句,以华阴山和广武匣为背景,寓意助甫的才华与品德如同山中之土、匣中之霜,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其高尚与坚韧,继续发光发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助甫过去与现在的描绘,表达了对其个人品质、才华及官场命运的深切关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