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恢恢不罩渠,何辜及林池全文

恢恢不罩渠,何辜及林池

出处:《由新田归故家
宋 · 张埴
七月景炎炎,金神令初驰。
辰哨掩村墟,挈家向山薇。
左手掖慈母,右手招妻儿。
小人俱世役,谁能抱朝饥。
举头赤日高,茧足荒山垂。
慰老忽喘息,抚婴母啼悲。
吞声各偷生,莫问厉阶谁。
纷纷事轻逞,枭獍忍若为。
性命不直土,杀戮以当戏。
鬼妾充所欢,皇颜色戚怡。
恢恢不罩渠,何辜及林池
今经用戏地,满目腥风吹。
少陵归草堂,曾叱群小非。
嗟哉夫何言,收拾聊此归。
此归实天幸,团栾如去时。
墙西老桂色,屋南佳鞠姿。
一笑浑未忘,主人旧须眉。
东巷去问安,茗椀重酒卮。
北邻了残穫,戒妇中宵炊。
穹昊由此正,礼乐傥可期。
悠悠风尘中,宁不剩四支。
未识衣裳化,何年及茅茨。
昕昏有为命,啜水当如饴。

拼音版原文

yuèjǐngyányánjīnshénlìngchūchí

chénshàoyǎncūnqièjiāxiàngshānwēi

zuǒshǒuyòushǒuzhāoér

xiǎorénshìshuínéngbàocháo

tóuchìgāojiǎnhuāngshānchuí

wèilǎochuǎnyīngbēi

tūnshēngtōushēngwènjiēshuí

fēnfēnshìqīngchěngxiāojìngrěnruòwèi

xìngmìngzhíshādāng

guǐqièsuǒhuānhuángyán

huīhuīzhàolínchí

jīnjīngyòngmǎnxīngfēngchuī

shǎolíngguīcǎotángcéngchìqúnxiǎofēi

jiēzāiyánshōushíliáoguī

guīshítiānxìngtuánluánshí

qiáng西lǎoguìnánjiā姿

xiàohúnwèiwàngzhǔrénjiùshōu

dōngxiàngwènānmíngwǎnzhòngjiǔzhī

běilínlecánhuòjièzhōngxiāochuī

qiónghàoyóuzhèngtǎng

yōuyōufēngchénzhōngníngshèngzhī

wèishíshanghuàniánmáo

xīnhūnyǒuwèimìngchuòshuǐdāng

注释

炎炎:酷热。
金神:古代对太阳的尊称。
辰哨:清晨的号角。
山薇:山中的植物,象征简朴生活。
茧足:形容疲惫不堪的脚。
皇颜色:帝王的面色。
恢恢:广大无边的样子。
团栾:团圆欢乐。
茗碗:茶碗。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翻译

炎炎七月暑气浓,金神之令始施行。
清晨号角响村落,携家迈向山间薇。
左手挽着慈母,右手牵着妻儿。
世人皆被俗务困,谁能免于朝饥?
抬头烈日高悬,疲惫的脚步踏荒山。
老者喘息求安慰,婴儿啼哭母心悲。
众人无声各自活,勿问罪恶源自谁。
纷争只为微利起,枭獍之行何忍为。
生命无价似泥土,杀戮却视作游戏。
鬼魂充作欢颜妻,帝王容颜显哀凄。
天地宽广难容此,无辜草木遭涂炭。
此处曾是嬉戏地,如今满目血腥风。
杜甫归隐草堂时,曾斥责群小之非。
唉,又能说什么,暂且回归此地。
此归实属天赐福,团圆如初来时。
墙西老桂仍翠绿,屋南菊花展英姿。
微笑犹在心中留,主人风采依旧在。
东巷问候邻里情,茶碗酒杯共举杯。
北邻收割已完毕,深夜戒妇勿炊烟。
苍穹由此得正道,礼仪音乐或可期。
在这风尘世间,岂能不剩残躯。
未见衣物化为土,何时能至茅舍居。
早晚作息有定命,饮水也当如甘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酷热的七月中辛勤劳作的情景,通过对比现实与往昔的生活,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幅农村生活画卷。

首先,“七月景炎炎”直截了当地描绘出夏日骄阳下的炙热气氛,接下来“金神令初驰”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辰哨掩村墟,挈家向山薇”这两句,展示了农民在酷暑中仍需劳作以养家的艰辛生活。

“左手掖慈母,右手招妻儿”表明了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农人的肩上,他们不仅要照顾老小,还得为家人考虑生计。诗中的“谁能抱朝饥”则是对贫困生活的一种无奈感叹。

随后,“举头赤日高,茧足荒山垂”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辛勤和艰难,以及他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紧接着,“慰老忽喘息,抚婴母啼悲”表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爱之情。

“吞声各偷生,莫问厉阶谁”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接受和顺从,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接着,“纷纷事轻逞,枭獍忍若为”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生存之道的艰难。

“性命不直土,杀戮以当戏”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力感和对战争带来痛苦的哀叹。紧接着,“鬼妾充所欢,皇颜色戚怡”则是对统治者的批评,他们在人民受苦时却享乐无忧。

“恢恢不罩渠,何辜及林池”通过水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随后,“今经用戏地,满目腥风吹”则是对战乱带来的破坏与苦难的一种描绘。

“少陵归草堂,曾叱群小非”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而“嗟哉夫何言,收拾聊此归”则是在感慨中寻找安慰。紧接着,“此归实天幸,团栾如去时”表达了对现实与过往的比较,以及对能够返回故土的庆幸。

“墙西老桂色,屋南佳鞠姿”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家园景象,而“一笑浑未忘,主人旧须眉”则是诗人对过去生活记忆的留恋。

“东巷去问安,茗碗重酒卮”和“北邻了残穫,戒妇中宵炊”两句,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情景,再次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穹昊由此正,礼乐傥可期”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最后,“悠悠风尘中,宁不剩四支”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留恋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农民在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