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麻衣弟子从,一章诗就一身终
出处:《方学士孝孺》
清 · 严遂成
东市麻衣弟子从,一章诗就一身终。
知人不负姚恭靖,卖国偏饶李景隆。
正学无庐传蜀道,归宗有录采吴风。
秦淮河水凄迷绿,二女魂流血泪红。
知人不负姚恭靖,卖国偏饶李景隆。
正学无庐传蜀道,归宗有录采吴风。
秦淮河水凄迷绿,二女魂流血泪红。
鉴赏
此诗《方学士孝孺(其二)》由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对比与描绘,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洞察和情感表达。
首句“东市麻衣弟子从”,以“东市”点明地点,暗示了残酷的历史背景;“麻衣弟子”则暗指方孝孺,以其朴素的外貌象征其高尚的品德。这一句通过场景的设定,为读者勾勒出方孝孺的形象,预示着他的命运将充满波折。
“一章诗就一身终”,简洁有力地概括了方孝孺的一生,他以一首诗作为生命的终结,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理想追求的执着。这句诗体现了方孝孺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与决绝。
接下来,“知人不负姚恭靖,卖国偏饶李景隆”两句,通过对比姚恭靖与李景隆的行为,突出了方孝孺的忠诚与高尚。姚恭靖被赞为“不负”,意味着他坚守了自己的信念与承诺;而李景隆则因“卖国”而受到贬斥,鲜明地展现了方孝孺与之不同的道德立场。
“正学无庐传蜀道,归宗有录采吴风”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方孝孺在学术与文化上的贡献。他不仅在蜀道上传播正统学问,还搜集整理了吴地的文化遗产,展现了其在学术领域的广泛影响和深厚造诣。
最后,“秦淮河水凄迷绿,二女魂流血泪红”以秦淮河的景色作为背景,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秦淮河的“绿”与“红”分别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鲜血的牺牲,通过这样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以及对方孝孺精神的崇高敬仰。
综上所述,《方学士孝孺(其二)》通过对比、象征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方孝孺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历史人物的深情回顾,也是一次对道德与理想的深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