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自衰变,西风宁与人
出处:《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明 · 释函是
是非何日已,同异百年身。
了此不相顾,何劳问幻真。
天高云出没,林阔鸟疏亲。
秋草自衰变,西风宁与人。
了此不相顾,何劳问幻真。
天高云出没,林阔鸟疏亲。
秋草自衰变,西风宁与人。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自然景象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首句“是非何日已,同异百年身”表达了对世间纷争和个体生命短暂性的感慨,暗示了追求真理与理解自我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与艰难。接着,“了此不相顾,何劳问幻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似乎在说,对于世间的种种,无需过分执着或追问,因为它们都是虚幻的,最终应以超脱的心态面对。
“天高云出没,林阔鸟疏亲”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宁静的画面,云彩在天空中自由来去,树林广阔,鸟儿间或亲近或疏远,这既是自然界的生动写照,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通过这样的景物描写,诗人试图传达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变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秋草自衰变,西风宁与人”则将视角转向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秋草自然地枯萎,西风不受人的控制,这不仅是对自然界规律的描述,也是对人类行为与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反思。诗人似乎在提醒读者,自然有自己的节奏与规律,人类应当尊重并顺应这些规律,而不是试图强行改变它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哲学、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对时间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禅宗诗人释函是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