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归来厌宦情,弁阳山下买山耕
出处:《挽周明府公谨》
宋 · 连文凤
彭泽归来厌宦情,弁阳山下买山耕。
春风秋月供吟啸,月夕风朝寄死生。
铭墓古人堪彷佛,著书心事更分明。
但能似此存清节,野史须还记姓名。
春风秋月供吟啸,月夕风朝寄死生。
铭墓古人堪彷佛,著书心事更分明。
但能似此存清节,野史须还记姓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后归隐。厌宦情:厌倦官场生涯。
弁阳山:虚构的地名,可能象征田园生活。
买山耕:购买土地耕作自给。
吟啸:吟诗或啸歌。
铭墓:在墓碑上刻字以传世。
著书:撰写书籍。
清节:清廉的节操。
野史:民间或非官方的历史记载。
翻译
彭泽归隐后对官场厌倦,决定在弁阳山下买地耕种。春风秋月陪伴着诗人的吟咏和长啸,无论是月夜还是晨风都关乎生死。
效仿古人在墓碑上刻字以表达志向,写作时的心情更加清晰。
只要能保持这样的清廉节操,即使在野史中也应留下姓名铭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连文凤所作的《挽周明府公谨》,表达了对已故官员周公谨的怀念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扬。首句“彭泽归来厌宦情”暗示了周公谨可能像陶渊明那样,厌倦官场生涯,选择归隐;“弁阳山下买山耕”描绘了他在山水田园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接下来,“春风秋月供吟啸,月夕风朝寄死生”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周公谨与世无争、超脱生死的生活态度。
“铭墓古人堪彷佛”表达了诗人对周公谨品行的敬仰,认为他的为人可以媲美古代贤人;“著书心事更分明”则透露出他或许在著述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使后人能更清晰地理解他的思想。最后,“但能似此存清节,野史须还记姓名”强调了保持清廉节操的重要性,即使在身后,只要品德高尚,也应被历史铭记。
整首诗以挽歌的形式,既是对周公谨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醒,提倡清白做人,留下美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