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全文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宋末元初 · 陈杰
昔人读书松竹林,今之书林乃无竹。
有松无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邻烛
十年人事桑田变,隔舍丁丁斧斤蹙。
归来窗下一灯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艺木印岁寒,不似闭门翻故牍。
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

注释

昔人:古人。
读书:阅读书籍。
松竹林:松树和竹林。
无竹:没有竹子。
何不可:并无妨碍。
元同:并不。
邻烛:邻居家的灯火。
人事:世间人事。
桑田变:沧桑巨变。
隔舍:隔壁。
丁丁斧斤:砍伐的声音。
蹙:紧迫。
归来:回家。
一灯青:一盏青灯。
林空:林中空寂。
山鬼哭:山鬼哭泣。
艺木印岁寒:艺术在艰难时期更显价值。
故牍:旧书页。
子孙枝:子孙后代。
声吾伊:书声琅琅。

翻译

古人读书在松竹林,如今的书林却无竹踪。
有松无竹又何妨,松树也能借邻火照明。
十年人事如沧海桑田,隔壁砍伐声声紧。
回家后窗下只有一盏青灯,半夜时分林中空寂,山鬼哀泣。
这才明白艺术之道在寒冬中显现,不像闭门苦读旧书页。
若有客人询问子孙繁茂,就告诉他,窗边书声正是我们的传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读书人过去在松竹环绕的环境中专心研读的场景,与现今书斋中缺少了那份自然清雅形成对比。诗人感慨岁月变迁,昔日的宁静被邻居砍伐的声音打破,只剩下窗前孤灯映照下的寂静,夜晚甚至能听到山间的鬼哭,暗示环境的荒凉。他借此表达对传统读书氛围的怀念,认为艺术和学问应如松树般耐寒,而非仅仅埋头于旧书之中。

诗人以“松林”为题,寓含深意,希望后人能理解并传承这份对知识的敬重和对环境的追求。最后,他以“客来若问子孙枝,窗间正有声吾伊”作结,表明即使环境改变,读书人的精神和声音依然存在,寓意教育的延续和书香的传承。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读书环境的向往和失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