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
出处:《初夏病中》
宋 · 钱易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
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
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
可怜馀滞骨,无复动心灰。
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
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
可怜馀滞骨,无复动心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抱病:患病。清暑:清凉的夏日。
空庭:空荡荡的庭院。
紫苔:紫色的青苔。
花篱:种满花的篱笆。
妨:妨碍。
蝶过:蝴蝶飞过。
桐井:梧桐树下的井。
文园:指西汉辞赋家扬雄,以好酒闻名。
渴:渴望。
漳浦:古代地名,这里代指才华出众的人。
无复:不再。
动心灰:触动内心的热情或希望。
翻译
抱病度过清凉的夏日,庭院里清扫着紫色的青苔。花篱阻挡了蝴蝶的飞舞,梧桐井引来鸟儿栖息。
徒然怀有像文园那样对文学的渴望,却更像漳浦那样的多才。
可惜我剩下的只是枯骨,不再有任何心动的感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钱易在初夏时分病中所作,表达了他身体不适但仍试图在庭院中寻找宁静与自然之美的心境。首句“抱病经清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病弱状态,经历着炎炎夏日。接着,“空庭扫紫苔”描绘出庭院的冷清,只有诗人独自清扫紫色的青苔,显得孤独而寂寥。
“花篱妨蝶过”一句,通过写蝴蝶因花篱而无法轻易飞过,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疏离感,连蝴蝶都似乎被他的病痛所阻隔。而“桐井引禽来”则以清凉的梧桐树引来鸟儿,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即使有自然之音,也无法驱散病痛带来的落寞。
“徒有文园渴”借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典故,表达自己虽有才华却因病而无法施展的无奈,暗含壮志未酬的感慨。“更有漳浦才”又借东汉才子蔡邕的典故,进一步强调自己的才情,但此刻只能困于病体,无法施展。
最后两句“可怜馀滞骨,无复动心灰”直抒胸臆,诗人自怜滞病之身,心如死灰,再无往日的激情和活力。整首诗情感深沉,寓病痛于景物之中,展现了诗人坚韧而又无奈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