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赠我数百言,精神露蛟虬全文

赠我数百言,精神露蛟虬

宋 · 刘敞
我昔居宋都,潜有伐树忧。
不期得君子,卒岁同优游。
杨生旧相知,情分故绸缪。
阮公出倾盖,而肯如白头。
古人有忘年,嗟我非此俦。
譬如羔袖微,岂可参狐裘。
知人视其友,孔圣称焉廋。
所以梁楚间,亦闻东家丘。
相从未云厌,相别难自留。
赠我数百言,精神露蛟虬
杨子期我用,谓当佐王侯。
阮公推我文,云可齐尹欧。
斯言岂易当,斯道岂易求。
奈何千金珠,中夜而暗投。
书绅愿自勖,杂佩非可酬。
欲知相忆心,淮水清悠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寄阮二举之杨十七彦文》。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先,诗人回忆了自己在宋都的生活,曾有过对伐树的忧虑,但后来有幸结识了君子,与他们一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珍惜。

接着,诗人提到了两位友人——杨生和阮公。杨生是诗人的老朋友,两人情谊深厚;阮公则在阮公出时给予倾盖之交,即使年岁已高,也愿意与诗人共度时光。这展现了友情不分年龄,只要心意相通,就能成为挚友。

诗人感叹于古人有“忘年交”的故事,但自认无法与之相比,因为自己的性格与古人不同。他将自己比作羔袖(羔羊的袖子),认为自己难以与像狐裘(狐狸的皮毛)那样高贵的朋友相提并论。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和能力的谦逊认识。

诗人认为了解一个人可以从他的朋友身上看出,孔子对此也有过高度评价。因此,诗人提到自己在梁楚之间,也因阮公而闻名于东家丘。诗人与友人相处未曾感到厌倦,分别时却难以留住。友人赠予他数百言的言语,充满精神力量,如同蛟龙之躯显露。

杨子和阮公都对诗人有所期待,认为他可以辅佐王侯或与尹欧(古代著名文学家)齐名。然而,诗人深知这些话不容易实现,就像投掷千金珠于暗夜,难以得到回应。他希望友人能自我勉励,认为以杂佩(各种装饰品)来回报友人的恩情是不足以表达谢意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能理解他心中对友情的珍视,就像淮水一样清澈悠长。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