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琴心调凤曲,双双屐齿伴蛾眉
出处:《戏柬谢使君》
明 · 徐熥
绿衣红袖两相宜,况值还家得意时。
夜夜琴心调凤曲,双双屐齿伴蛾眉。
月明古渡寻桃叶,露冷空江唱竹枝。
不俟五湖携粉黛,今朝先已载西施。
夜夜琴心调凤曲,双双屐齿伴蛾眉。
月明古渡寻桃叶,露冷空江唱竹枝。
不俟五湖携粉黛,今朝先已载西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首句“绿衣红袖两相宜”,以“绿衣”喻指青翠的树木或碧绿的荷叶,“红袖”则象征着女子的红衣或红袖,两者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景象。接着,“况值还家得意时”,点明了人物的情感状态,此时归来,心情愉悦,充满了归家的喜悦和满足感。
“夜夜琴心调凤曲,双双屐齿伴蛾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琴声悠扬,仿佛在调奏着美妙的凤曲,而行人的屐齿轻轻踏过石板路,与女子的蛾眉(细长的眉毛)相伴,共同构成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月明古渡寻桃叶,露冷空江唱竹枝。”这两句将场景转换至月光下的古渡口,诗人似乎在寻找传说中的桃叶,或是听闻江边传来的竹枝曲。桃叶与竹枝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元素,它们承载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某种历史或传说的背景,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不俟五湖携粉黛,今朝先已载西施。”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借用了古代吴王夫差载西施游五湖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当前所拥有的美好时光的珍惜。这里的“粉黛”指的是美女,而“西施”则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代表着极致的美丽与魅力。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对眼前幸福生活的满足与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生活图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