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出处:《道州将赴衡州酬别江华毛令》
唐 · 吕温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
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布帛:织物,这里指代纺织品。精粗:精细或粗糙。
任土宜:适合当地的习俗或环境。
疲人:疲惫的人。
识信:识别诚信。
每先期:总是提前感知。
明朝:明天。
别后:分别之后。
他嘱:其他的叮嘱。
虽:即使。
蒲鞭:古代用以责罚的细竹鞭,象征轻微的处罚。
也莫施:也不要施行。
翻译
纺织品的精细粗糙都适合当地的习俗,疲惫的人们总是能提前感知到诚信的信号。明天分别之后没有其他的叮嘱,即使是最轻的惩罚也不要施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景。开头两句“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无论彼此之间有何等差异,都应以诚信为重,并且在疲惫之际也要坚守这一点。
第三句“明朝别后无他嘱”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淡然,没有其他特别的嘱咐或是依依不舍的情感表达。最后一句“虽是蒲鞭也莫施”中的“蒲鞭”常用来比喻微小或无关紧要的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即使是一些细小之事,也都不愿去做,或许是在强调在分别之际,即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交代也视为多余。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然与豁达的情怀,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人生变迁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