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出处:《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宋 · 艾性夫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楼无长物:形容家中贫穷,没有多余的东西。直当:就相当于,比喻为。
山翁:指隐居山野的老人。
负郭田:靠近城墙的田地,象征简朴生活。
累世:几代人。
俱扫地:全部丧失。
斯文:这里指文化、学问。
岂非天:难道不是天意安排的吗。
老子:古代对学者或读书人的尊称。
茶肠里:比喻品读书中的哲理。
酱瓿边:比喻书籍被随意丢弃,可能被当作腌菜的容器。
道穷:处境艰难,道路尽头。
书更厄:书籍遭遇更大的困厄。
西风:秋风。
危涕:悲痛的泪水。
倍潸然:更加悲伤。
翻译
房屋空无长物,只有书籍留存,如同山翁拥有靠近城墙的田地。世代相传的财富荡然无存,文化的衰落难道不是天意吗?
不再有老子(指老子李聃,此处借代学者)在茶中品味人生,不知这些书籍会落入哪家的酱缸边。
我本已处于困境,书籍又增添了困厄,面对秋风,悲伤的泪水更加汹涌。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战乱后,诗人对过去所珍视的书籍遭受破坏和丧失的感慨。首句“楼无长物只遗编”表明曾经高大宏伟的图书楼,现在只剩下断篇残页,其他长物皆已不存。"直当山翁负郭田"则用比喻手法,将图书之重视如同老农守护其田地一般。
接下来,“累世相传俱扫地”指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如今却被彻底摧毁,化为尘土。"斯文忽丧岂非天"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文化破坏的无奈和哀叹,仿佛是天意使然。
中间两句“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则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情景。"不归老子茶肠里"可能指的是图书楼中的书籍如同不再回到的旧时光,永远埋藏在记忆深处。而“知堕谁家酱瓿边”则是说这些文化遗产,如今不知落入何方,或许被战火摧毁,或许沦为他人之物。
最后,“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表达了诗人对于书籍遭受破坏的深切哀伤。"我固道穷书更厄"意味着诗人坚持认为这些被毁坏的书籍是宝贵的,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而“西风危涕倍潸然”则形容了诗人的悲痛之情,如同秋风中愈发凄凉的泪水。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图书破坏的哀叹,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面对战乱时期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