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少年拜舞缀庭绅,曾见中天日月新全文

少年拜舞缀庭绅,曾见中天日月新

宋 · 陆游
少年拜舞缀庭绅,曾见中天日月新
金印终归妄校尉,白头仍是斥仙人。
修营香火三生愿,收拾风波九死身。
岂但渔樵与争席,海边沤鸟亦相亲。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拜舞:舞蹈以示敬意。
庭绅:庭院中的绅士,可能指有地位的人。
妄校尉:虚妄的官职,校尉是古代武官名。
斥仙人:被指责为不真实的仙人,可能指代某种身份或传说。
修营:修建、经营。
香火:供奉神佛的仪式,象征信仰。
三生愿:三世的愿望,佛教中指前世、今世和来世。
风波:比喻人生的艰难困苦。
九死身:经历多次生死危险。
渔樵:打鱼砍柴的人,代表平凡生活。
争席:古人以渔樵为谦辞,表示不愿与世俗争名夺利。
沤鸟:在水中漂浮的鸟,比喻孤独或不受重视的人。
相亲:亲近,友好。

翻译

少年时曾在庭院中舞蹈,见证过天空中日月的更替。
即使拥有金印,也只是虚妄的校尉,白发如故,依然被称作斥责仙人的老人。
一生致力于修行和供奉神佛,许下三世的愿望,历经风浪,九死一生。
我岂止是与渔夫樵夫共坐一席,连海边的鸥鸟也与我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少时意气风发的士人,曾在朝廷中活跃,对新事物充满期待。然而,诗人以"金印终归妄校尉"暗示了仕途的挫折和理想破灭,即使官至校尉也未能实现真正的抱负。"白头仍是斥仙人"则表达了岁月流转,自己仍然像被贬斥的仙人般孤独。

诗中提到的"修营香火三生愿",反映出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寄托,希望通过修行和祈祷来实现前世今生的愿望。"收拾风波九死身"进一步强调了经历人生的艰难险阻,九死一生,但诗人并未放弃。

最后两句"岂但渔樵与争席,海边沤鸟亦相亲"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渔夫樵夫甚至海边鸥鸟都能和谐共处,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亲近。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个人经历抒发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