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出处:《中秋馆宿》
宋 · 刘筠
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馀欢:剩余的欢乐。社过:聚会后。
独直:独自值班。
奈:无奈。
宵长:夜晚漫长。
月向:月光洒向。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
桂殿:月宫或宫殿的代称。
凉:清凉。
睡轻:睡眠浅。
警鹤:警觉的白鹤。
吟苦:苦吟。
啼螀:蝉鸣。
耿耿:形容心事重重或思绪不宁。
遥思:远方的思念。
残星:即将消失的星星。
建章:古代宫殿名。
翻译
余欢的喜悦被聚会的热闹打破,独自值班夜晚显得漫长。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蓬莱山,清风吹过桂宫带来阵阵凉意。
睡眠浅得如同警戒的白鹤,苦吟声与蝉鸣相伴。
思绪万千,难以入眠,只看到远处的残星照在建章宫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中秋之夜独自寄宿于某馆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月亮、风声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孤寂且深沉的遥思。开篇“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两句,已显露出诗人心中的惆怅与无尽的夜晚,社会生活的喧嚣(馀欢)如同过往云烟,而个人的道路却是孤独且漫长。
接着“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一联,将自然景象引入诗境。这里的“蓬山”与“桂殿”,可能指代特定之地,但在此也可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高山与华丽建筑,月亮洒满其上,而桂花飘香的厅堂则被凉风穿过,这不仅是景物的写实,更有着深意。诗人借助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寂静悠长的情感体验。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之声相对应。在这里,“睡轻”可能并非真正的安宁,而是内心深处的不安和孤独;“警鹤”、“啼螀”则是夜晚中难以入眠时所听到的声音,既有警示作用,也映照出诗人心境之苦楚。
最后,“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一联,更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耿耿”形容的是心绪纷乱的情状;“迷遥思”则表明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远离现实的思考。夜色中仅剩的几颗星辰下,诗人在建章(或许是书房)里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这既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字和知识的渴望。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优美的自然写景,构建了一幅深邃而静谧的中秋夜晚图。诗人的情感与自然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独自沉思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