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
出处:《福岩寺》
宋 · 项安世
三日行东山,今朝度西岭。
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
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
湘江献五曲,岳市陈万井。
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
颇怜东山隘,对此意方逞。
居高能尽下,熟玩令人省。
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
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
湘江献五曲,岳市陈万井。
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
颇怜东山隘,对此意方逞。
居高能尽下,熟玩令人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山:地名,可能指诗人所过的东山。西岭:另一座山岭,与东山相对。
福岩寺:寺庙名。
要领:布局或结构的关键。
赤帝庙:古代祭祀火神的庙宇。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
生气势:生机勃勃的气势。
光景:景象,风光。
湘江:中国南方的重要河流。
五曲:形容湘江蜿蜒曲折。
岳市:可能指附近的集市。
万井:形容人口众多,井然有序。
香稻:香气四溢的稻谷。
疆顷:田地的边界或面积。
隘:狭窄。
意方逞:心情正畅快。
居高:处在高处。
尽下:尽览下方。
熟玩:深入品味。
令人省:让人有所领悟。
翻译
我走了三天经过东山,今天终于翻过了西岭。山前有座福岩寺,高低错落,布局清晰。
往下直通赤帝庙,向上直达祝融峰顶。
山势回环,充满生机,仿佛能看到天地初开的景象。
湘江曲折如五条手臂,岳市繁华,千家万户井然有序。
青翠的树林中,一丘丘稻田清晰可见,分界分明。
特别喜欢东山的狭窄,此刻的心情格外舒畅。
身处高处,能俯瞰下方,深入体会,让人深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福岩寺》,描绘了作者游历福岩寺及其周边景色的体验。首句“三日行东山,今朝度西岭”展现了旅程的连续性和今日的转折,暗示了对寺庙的期待。接下来,“山前福岩寺,高下得要领”表达了对寺庙位置和布局的赞赏,认为其高低错落有致。
“下通赤帝庙,上彻祝融顶”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层次感,赤帝庙和祝融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神祇和崇高的山峰。诗人通过“回环生气势,开辟见光景”赞美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以及从中感受到的生机和开阔视野。
“湘江献五曲,岳市陈万井”则描绘了湘江蜿蜒曲折的美景和繁华的市井生活,显示出地域特色。诗人观察细致,“青林间香稻,一一辨疆顷”,描述了田野间的稻田清晰可辨,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繁荣。
最后两句“颇怜东山隘,对此意方逞”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狭小道路的喜爱,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更能领略到生活的乐趣。而“居高能尽下,熟玩令人省”则寓含哲理,意味着站在高处可以俯瞰全局,使人深思人生与自然的关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福岩寺的地理风貌,融入了对自然、人文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