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全文

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

明 · 黄省曾
东吴张季鹰,高怀寄林下。
种竹成翠云,萝窗色堪把。
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
借问醉何处,习家池上头。
虽云五湖滨,宛对潇湘流。
不觉人间有黄屋,未尝一日无清秋。
我来脱巾坐终夕,开琴欲去还淹留。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黄省曾拜访隐士张季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竹林中的雅致生活与自然美景。首句“东吴张季鹰,高怀寄林下”点出主人公的身份与隐居的生活方式,接着“种竹成翠云,萝窗色堪把”以竹林和藤蔓窗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张季鹰的饮酒习惯,“平生好酩酊,何曾废杯斝”,展现其豪放不羁的性格。

“借问醉何处,习家池上头”一句,巧妙地引出了一个关于醉酒地点的谜语,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接下来,“虽云五湖滨,宛对潇湘流”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张季鹰所处的环境与广阔的自然景观相联系,突显出其生活的宁静与超然。

“不觉人间有黄屋,未尝一日无清秋”表达了张季鹰对世俗权力的淡漠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最后,“我来脱巾坐终夕,开琴欲去还淹留”则以诗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竹林中度过的一段难忘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性格、生活环境及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隐士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