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尽醉声闻酒,日日争焚解脱香
出处:《丁巳三月十一日乘涨过鸿华庵偶成六绝题壁》
明 · 张萱
人人尽醉声闻酒,日日争焚解脱香。
为问鸿华老庵主,可曾相识转轮王。
为问鸿华老庵主,可曾相识转轮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世俗生活的场景与佛教的修行对比,充满了哲理意味。首句“人人尽醉声闻酒”描绘了世俗社会中人们沉迷于享乐、饮酒作乐的生活状态;次句“日日争焚解脱香”则展示了佛教徒每日在追求精神解脱的道路上不懈努力的情景。通过“声闻酒”与“解脱香”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两种生活方式的思考。
“为问鸿华老庵主,可曾相识转轮王”这一句,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鸿华老庵主(即佛教僧侣)与转轮王(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象征权力与财富)进行对比,暗示了在追求解脱与追求权力、财富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价值判断。通过这句提问,诗人似乎在探讨生命的意义、追求的真谛以及不同人生选择所带来的不同境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