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草具不肯食,高视阔步声喧豗
明 · 成鹫
笼中有物白皑皑,山阴道士亲送来。
入门志在饱刍豢,谁知绕室荒蒿莱。
眼看草具不肯食,高视阔步声喧豗。
邻家刈禾足饮啄,梦想飞去中徘徊。
吁嗟乎,众生所向类如此,披毛戴角良可哀。
明知难与共枯寂,恶用鹢鹢者为哉。
南皋大士发悲悯,许以豢养无嫌猜。
微躯寄托信得所,饥食渴饮樊笼开。
等閒笑向朋侪道,东林长老真长斋。
入门志在饱刍豢,谁知绕室荒蒿莱。
眼看草具不肯食,高视阔步声喧豗。
邻家刈禾足饮啄,梦想飞去中徘徊。
吁嗟乎,众生所向类如此,披毛戴角良可哀。
明知难与共枯寂,恶用鹢鹢者为哉。
南皋大士发悲悯,许以豢养无嫌猜。
微躯寄托信得所,饥食渴饮樊笼开。
等閒笑向朋侪道,东林长老真长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被囚禁的白鹅的孤独与渴望自由的心境。诗人通过白鹅的形象,表达了对众生追求自由、逃离束缚的普遍情感的理解和同情。诗中的白鹅“笼中有物白皑皑”,象征着被限制的自由,而“山阴道士亲送来”则暗示了它原本可能拥有的某种庇护或关怀,但最终却陷入了孤独与挣扎之中。
“入门志在饱刍豢,谁知绕室荒蒿莱”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白鹅初来时的渴望与后来环境的荒凉形成对比,突出了它的失落感。接着,“眼看草具不肯食,高视阔步声喧豗”表现了白鹅面对食物却不愿进食的状态,以及它试图保持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努力。最后,“邻家刈禾足饮啄,梦想飞去中徘徊”则表达了白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人在结尾部分抒发了对白鹅命运的感慨:“众生所向类如此,披毛戴角良可哀。”这句话将白鹅的命运与更广泛的生命状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所有生命在追求自由与幸福过程中的共同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诗人也借由“南皋大士发悲悯,许以豢养无嫌猜”这一情节,展现了一种愿意接纳和帮助弱小生命的善意与慈悲,以此作为对困境中生命的希望与慰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白鹅个体的情感世界,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人性和社会议题,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生命价值和人类共情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