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出处:《题郑宁文卷》
宋 · 刘克庄
昔侍西山讲习时,颇于函丈得精微。
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
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书如逐客犹遭绌,辞取横汾亦恐非。
筝笛岂能谐雅乐,绮纨元未识深衣。
嗟余老矣君方少,勤向师门扣指归。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题为《题郑宁文卷》。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西山期间曾参与讲习,与函丈(可能指的是某位学者或尊长)交流过深奥的知识。在书信往来中,即使是普通的客人也难以完全领会其中的微妙之处,甚至连横汾这样的名士也担心自己的理解不够准确。诗中的“筝笛”和“绮纨”分别象征着音乐和丝织品,但作者表示自己尚未真正懂得其深意,亦即没有达到高水平的鉴赏能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年事已高而自感抱歉,同时也提醒对方(可能是年轻人)要勤奋向老师学习,不断追求知识。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学问深邃、难以完全掌握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年轻时光和学术探索的珍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