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全文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出处:《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 ·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拼音版原文

guànquèlóu西bǎichǐqiángtīngzhōuyúnshùgòngmángmáng
hànjiāxiāokōngliúshuǐ

wèiguóshānbànyáng
shìqiānniányóuhèn
chóuláiwèicháng

fēngyānbìngguīwàngyuǎnfēichūnshāng

注释

鹳雀楼:古代楼阁名,位于黄河岸边。
樯:船上的桅杆。
汀洲:水边的平地。
云树:高耸入云的树木。
汉家:指汉朝。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代指音乐。
空流水:形容箫鼓声已消失,只剩下流水声。
魏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魏国。
半夕阳:夕阳照射下的景象。
事去千年:过去的千年历史。
犹恨速:仍然感到快速流逝。
愁来一日:一天的忧虑。
风烟:风尘和烟雾。
归望:对故乡的思念。
远目:远眺的目光。
自伤:自我感伤。

翻译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高的桅杆,水边的树木和天上的云彩一片迷茫。
汉朝的音乐和鼓声如今只剩流水声,魏国的山河在夕阳下显得苍茫。
千年的往事已逝,却仍觉得太快,一天的忧虑也显得漫长。
风尘烟雾中思念故乡,即使春天不在远方,心中也充满哀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这两句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鹳雀楼高耸入云,其西侧有百尺高的桅杆,与对岸的云和树木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辽阔与神秘的氛围。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这两句通过对汉朝的箫声和魏国的山河景色进行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的回忆和眷恋之情。汉家的箫声随着水流飘散,不禁让人思索到昔日辉煌;而魏国的山河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庄严肃穆,仿佛可以穿越时空,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一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千年,但在记忆中依旧觉得太过仓促;相反,一天的忧愁却因为思绪万千而变得异常漫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风和烟霭交织的景象,不禁生出归心,以及在遥远的目光中,即便不是春天,也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这不仅是因为景色触发情感,更是由于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和哀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历史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