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
出处:《押国宝使》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
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
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
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杨姓仆射在国家危难之际,肩负重任出使,与家人泣别的情景。诗中提到他作为宰相辅佐天子,面对可能的牺牲,他的妻子儿女悲泣不止。"砀山之贼着柘黄"暗示了叛乱者的威胁,而"金祥殿前送国玺"则象征着他在重大压力下交付国家至宝的场景。
诗人引用"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暗指这位杨仆射具有高尚节操,即使面临困境,也能坚守清廉,不愿轻易妥协,如东晋名臣谢安那样。"解玺肯为齐侍中"进一步强调了他的立场,表示他宁可舍弃高官厚禄,也不愿像齐国侍中那样屈服于贼寇,显示出其坚定的忠诚和气节。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刻画了一位忠贞不渝的官员形象,表达了对忠臣义士的赞美和对时局动荡的忧虑。杨维桢作为元末明初的文人,他的诗歌往往寓言深沉,此诗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