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出处:《次韵奉答吉邻机宜》
宋 · 黄庭坚
黠虏乘秋屡合围,上书公独请偏师。
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
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
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
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黠虏:狡猾的敌人。屡合围:多次包围。
公:您(对对方的尊称)。
偏师:单独的军队。
子弟:年轻的才俊。
芝兰秀:比喻人才出众。
威名:威望。
草木知:连草木都知晓。
千里折冲:千里之外的军事防御。
深寄此:深深寄托在这里。
三衙:皇宫禁卫的三个机构。
虚席:空缺的职位。
清班:朝廷的清贵行列。
仁祖:仁德的祖先。
筑旧基:奠定稳固的基础。
翻译
狡猾的敌人趁着秋季多次发动包围,只有您上书请求派遣一支单独的军队。府中的年轻才俊如同芝兰般优秀,边疆的威名连草木都知晓。
千里之外的军事防御重任寄托在您身上,皇宫禁卫的职位空缺等待着您的任命。
在朝廷清贵的行列中与您相见,期待仁德的祖先再次回来奠定稳固的基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次韵奉答吉邻机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主人公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的敬仰之情。首句“黠虏乘秋屡合围”描绘了敌军在秋季攻势频繁的情景,显示出战争的严峻。接下来,“上书公独请偏师”歌颂了某位公卿在危难之际,独自请求派遣一支偏师以解围的英勇行为。
“庭中子弟芝兰秀,塞上威名草木知”两句,运用比喻,赞美这位公卿家教有方,其名声威望连草木都为之知晓,形象生动。后两句“千里折冲深寄此,三衙虚席看除谁”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公卿的战略才能,他的决策对于国家安危有着深远影响,朝廷的重要职位似乎都在期待他的到来。
最后两句“与公相见清班在,仁祖重来筑旧基”表达了诗人期待与这位公卿共事的期望,以及对国家未来重建的信心,暗示着仁慈的君主会再次启用贤能,奠定稳固的基础。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充满了对忠诚与智谋的敬佩,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