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全文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出处:《感讽六首 其三
唐 · 李贺
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
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
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
不惭金印重,踉蹡腰鞬力。
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

注释

胡马:胡人的马。
森森:众多的样子。
边士:边境士兵。
天教:仿佛上天安排。
晓云:早晨的云彩。
血色:被鲜血染红。
妇人:妇女。
汉卒:汉军士兵。
箭箙:箭袋。
囊巾帼:巾帼装在箭囊中。
金印:象征权力的金印。
踉蹡:摇晃, 力不从心。
恂恂:恭顺的样子。
乡门老:乡村老人。
锋镝:箭矢和弓弩。
走马:骑马。
书勋:传递战功。
粉墨:指代战争中的伪装或戏剧角色。

翻译

纷乱的胡马扬起尘土,边境士兵的武器林立。
上天似乎安排了这场战斗,清晨的云彩都被染成了血色。
妇女们带着汉军士兵,箭袋巾帼,巾帼不让须眉。
她们不畏权贵,尽管金印沉重,仍能挺身而出,奋力战斗。
乡村的老者谨慎而忠诚,昨晚已尝试过实战的箭矢和弓弩。
骑马传递战功的消息,谁又能分辨出她们的真实身份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战事的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开篇“杂杂胡马尘,森森边士戟”两句,以浓墨重彩的笔触勾勒出战场上的混乱与紧张气氛,胡马奔驰,士兵持戟,形成强烈对比。

接着,“天教胡马战,晓云皆血色。”这两句则通过“天教”一词,暗示战争的无奈和宿命,同时“晓云皆血色”形象,则将战争的残酷与死亡气息渲染得淋漓尽致。

第三、四句“妇人携汉卒,箭箙囊巾帼。”展现了战争中平民的悲惨境遇。妇女们不得不携带着伤兵,箭箙与囊巾帼等物品显示出她们的无力感和生存困境。

“不惭金印重,踉蹡腰鞬力。”这两句则是对当权者的讽刺。官员手握重权,却对战争中的人间悲剧漠然视之,这种“不惭”的态度形成了与前文妇人形象的强烈反差。

最后,“恂恂乡门老,昨夜试锋镝。”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老者在乡门口回忆战争往事,试锋镝(磨砺剑刃)则预示着下一场战役的来临。

“走马遣书勋,谁能分粉墨。”全诗结束于对信息传递与历史记录者的困惑。战争中书信往返,但在这血雨腥风之中,又有谁能够真切地记录和区分事实与虚构呢?

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