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源共追溯,乌能得涯岸
出处:《张小圃学使以重刊秀野堂本韩诗见贻赋谢》
清 · 孔宪彝
平生尊韩公,梦寐每若见。
学诗名吾斋,古来宝李汉。
侧想秀野堂,苦心事摩研。
精本世罕求,日久或漫漶。
嘉惠重开雕,朱墨何璀璨。
流传贵有人,欣复归使院。
我登文海堂,获此剧欢忭。
篷窗日吟诵,客路消午倦。
窃谓公文章,流派实淹贯。
光焰万丈长,已导欧苏先。
寻源共追溯,乌能得涯岸。
性情得所近,学焉志吾愿。
拜嘉多余珍,此惠实所冠。
学诗名吾斋,古来宝李汉。
侧想秀野堂,苦心事摩研。
精本世罕求,日久或漫漶。
嘉惠重开雕,朱墨何璀璨。
流传贵有人,欣复归使院。
我登文海堂,获此剧欢忭。
篷窗日吟诵,客路消午倦。
窃谓公文章,流派实淹贯。
光焰万丈长,已导欧苏先。
寻源共追溯,乌能得涯岸。
性情得所近,学焉志吾愿。
拜嘉多余珍,此惠实所冠。
鉴赏
这首清代孔宪彝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韩公(可能是韩愈)的深深敬仰和对韩诗的热爱。首句“平生尊韩公,梦寐每若见”直接抒发了他对韩愈的崇敬之情,仿佛在梦中都能常见其人。接着,诗人提到韩愈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以及自己以“学诗名吾斋”的方式来亲近和研究他的作品。
“侧想秀野堂,苦心事摩研”描绘了诗人对韩诗深入钻研的场景,想象自己置身于韩愈的“秀野堂”,用心研读,尽管原作可能因岁月而有所磨损,但重新刊刻的版本却光彩夺目。“嘉惠重开雕,朱墨何璀璨”赞美了张小圃学使重刊韩诗的善举,使得珍贵的诗篇得以流传。
诗人感慨“流传贵有人”,对学使的贡献表示感激,并在“我登文海堂,获此剧欢忭”中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他在旅途中的午后疲倦也因此得以消解。接下来,诗人高度评价韩愈的文章风格,认为其影响深远,甚至超越了欧苏。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韩愈性情与文章的亲近,以及自己通过学习韩诗来实现个人志向的决心,并再次强调这份礼物的珍贵,是所有赠予中最宝贵的。整首诗情感真挚,对韩诗的敬仰和对学使的感激交织其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