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越上荒山浪得名,如何开邑在彭城全文

越上荒山浪得名,如何开邑在彭城

出处:《戏承君 其二
宋 · 孔平仲
越上荒山浪得名,如何开邑在彭城
飘萧云意迷秋日,索寞人心恋玉京。
花倚宫墙无限好,泉流古寺有馀清。
尽芟野艾栽修竹,更听虞弦奏九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山之上的独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首联“越上荒山浪得名,如何开邑在彭城”中,“浪得名”三字,既是对荒山偶然得名的感慨,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思。彭城作为古代城市,与荒山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思考文明与自然的关系。

颔联“飘萧云意迷秋日,索寞人心恋玉京”则进一步渲染了荒山的氛围。秋日的云彩与荒山相映成趣,云雾缭绕之中,似乎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而“索寞人心恋玉京”,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即使身处荒凉之地,心中仍怀有对繁华都市的憧憬。

颈联“花倚宫墙无限好,泉流古寺有馀清”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的结合。花儿依偎在古老的宫墙旁,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美;而古寺中的泉水,则流淌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清音,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尾联“尽芟野艾栽修竹,更听虞弦奏九成”则是对诗人的行为和心境的揭示。通过清除杂草,种植修竹,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净化与升华。最后,听虞弦奏乐,九成之音,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宁静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荒山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思考与追求。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