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皂盖又青山,住世人还出世间
出处:《入洪山》
明 · 庄昶
翩翩皂盖又青山,住世人还出世间。
万辙一途归去住,不应非禹不非颜。
万辙一途归去住,不应非禹不非颜。
鉴赏
这首诗《入洪山(其一)》由明代诗人庄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入山的体验与思考。
首句“翩翩皂盖又青山”,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位行者在青山间穿行的情景,皂盖可能指的是行者的车盖或随行的标志物,与青山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这里的“翩翩”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行者轻盈的步伐和自在的心态,仿佛在山林间自由翱翔。
接着,“住世人还出世间”一句,表达了对人生状态的深刻反思。在山中,行者似乎暂时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进入了另一个更为纯净的世界。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让人思考何为“住世”与“出世”的意义。
“万辙一途归去住”,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行者面对的是千变万化的道路,但最终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归于自然,回归内心的平静。这句话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与统一性,无论选择何种路径,最终的归宿都是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最后一句“不应非禹不非颜”,则将思考引向了更深层次的人格与道德层面。禹与颜,分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和儒家代表人物,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个人选择的重要性。行者认为,无论是像大禹那样致力于社会福祉,还是如颜回那样追求内心的宁静,都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不应简单地评判为优劣。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不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包容与尊重,以及对个人内心世界探索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包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