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
出处:《中秋月食二首》
明 · 邓云霄
露华澄月色,可爱是中秋。
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
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
试问停杯客,何如风雨愁。
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
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
试问停杯客,何如风雨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月食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露华澄月色”,以露珠的清澈映衬出月色的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纯净的氛围。接着,“可爱是中秋”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喜爱之情,将情感融入景物之中。
“岂料清光夕,翻成秉烛游。”这两句转折巧妙,原本期待的满月之景却因月食而变得暗淡,诗人不得不手持蜡烛继续游赏,这种意外的变化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接下来,“水轮初掩匣,玉帐乍悬钩”运用比喻手法,将月亮比作被收进匣中的水轮和刚刚挂起的玉钩,形象地描绘了月食的过程,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宇宙的奥秘。
最后,“试问停杯客,何如风雨愁。”诗人以设问的方式,邀请饮酒之人一同面对这月食之夜,探讨在这样的夜晚,人们的心境会是如何。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引人思考,在自然现象面前人类的情感与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中秋月食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和哲学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