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出处:《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唐 · 权德舆
已见风姿美,仍闻艺业勤。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清秋上国路,白皙少年人。
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已见:已经看到。风姿:风采。
美:美丽。
仍闻:仍然听说。
艺业:学业。
勤:勤奋。
清秋:秋季的清晨。
上国路:京都的道路。
白皙:肤色白皙。
少年人:年轻人。
带月:月光下。
轻帆:轻盈的船帆。
疾:快速。
迎霜:迎接霜降。
綵服:彩色的衣服。
新:崭新。
过庭:路过庭院。
若:如果。
有问:有人询问。
一为:就为。
说:讲述。
漳滨:漳滨(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代疾病或困境)。
翻译
已经见过你的风采之美,还听说你学业勤奋不懈。在清爽的秋天踏上京都之路,你是个皮肤白皙的年轻人。
乘着月光疾驰的轻帆,穿着崭新的彩色服装。
如果路过庭院有人询问,我会告诉他关于漳滨的故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人在清秋时节踏上前往国都的道路,表达了对其风姿和勤于艺业的赞美。诗中通过“带月轻帆疾,迎霜綵服新”一句,勾勒出少年英俊的形象及他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留恋和对故土的情感牵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一首送别之作,寄寓着作者对远去之人的祝福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