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支公与林师,髣髴云一人全文

支公与林师,髣髴云一人

出处:《屈道人歌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云中龙,变化隐隐见其鳞。
支公与林师,髣髴云一人
方袍白足采兰蕙,僧伽未必非灵均。
屈上人,天下士。
杂佩芳菲吾与尔,远游高举今在此。
只今吾见化鹤归来之苏耽,谁解昨日出关犹龙之老子。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屈道人歌》。诗中以“云中龙”为引子,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超凡脱俗的画面。诗中提到的“支公与林师”,可能是对两位高僧的比喻,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与领悟。接着,诗人通过“方袍白足采兰蕙,僧伽未必非灵均”这一句,赞美了道人(或指屈原)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将屈原与僧侣的形象巧妙结合,寓意深远。

“屈上人,天下士。杂佩芳菲吾与尔,远游高举今在此。”这几句直接点名了屈原的身份,并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同时强调了与屈原精神上的共鸣。最后,“只今吾见化鹤归来之苏耽,谁解昨日出关犹龙之老子。”这里借用了苏耽化鹤归来的典故,以及老子出关的传说,进一步深化了对屈原及其精神追求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他们所代表的精神境界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云中龙”的象征性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超然精神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