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
出处:《过忠州访酆都观 其二》
宋 · 李曾伯
迥绝尘埃表,宁无造物司。
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
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
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鹿驯贪客过,龙老恶人窥。
丹去炉仍在,云生洞愈奇。
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
注释
迥绝:远离。尘埃表:世俗纷扰。
造物司:造物主的安排。
鹿驯:温顺的鹿。
贪客:吸引游客。
龙老:老龙。
恶人窥:恶人窥探。
丹去:炼丹离去。
炉仍:炉子仍在。
云生:云雾缭绕。
洞愈奇:洞穴更显奇特。
归舟:归乡的船。
天尽际:天边尽头。
杖履:手杖漫步。
复何时:何时能再次。
翻译
它远离尘世的纷扰,难道没有造物主的安排?鹿儿温顺地吸引游客,老龙却厌恶恶人的窥探。
炼丹炉虽去,但遗迹犹在,洞穴云雾缭绕更显奇特。
归乡的船儿驶向天边尽头,何时能再次手杖漫步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途经忠州,访问酆都观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的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文化的向往及对超凡脱俗生活的憧憬。
"迥绝尘埃表"一句,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展现出诗人远离尘世的心境。"宁无造物司"则是对自然规律的质疑,似乎在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意义。
接下来的"鹿驯贪客过"和"龙老恶人窥"两句,通过鹿与龙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家修炼之地的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鹿在这里象征着纯洁,而龙则是力量与神秘的代表,但它们都无法完全避免世间的污浊。
"丹去炉仍在"表明尽管外界的繁华已经消逝,但内心的修炼之火依旧存在,体现了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坚守。"云生洞愈奇"则描绘了一种神秘而又超自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于道家仙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归舟天尽际,杖履复何时",诗人站在天地之间,回望自己所乘之舟已至天边,内心充满了对未来修炼之路的期待与探索,同时也带有一丝时间流逝与生命有限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道家文化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