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河生百喟,何如泛虚舟
出处:《戒诗五首》
清 · 龚自珍
行年二十九,电光岂遽收。
观河生百喟,何如泛虚舟。
当喜我必喜,当忧我辄忧。
尽此一报形,世法随沈浮。
观河生百喟,何如泛虚舟。
当喜我必喜,当忧我辄忧。
尽此一报形,世法随沈浮。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的《戒诗五首》中的第三首。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也是晚清重要的文学革新者之一。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行年二十九”开篇,表达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思考与感悟。他将时间比作“电光”,寓意短暂而迅速,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宝贵。接着,诗人通过“观河生百喟”描绘了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引出泛舟于水上的想象,象征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何如泛虚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精神上摆脱束缚,如同在水上自由航行的船只。接下来,“当喜我必喜,当忧我辄忧”则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直接反应,无论是喜悦还是忧虑,都全然投入,体现了真性情的流露。
最后,“尽此一报形,世法随沈浮”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认为生命有限,世事无常,应当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受外在世界的波动所影响。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真挚情感的向往,展现了龚自珍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