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出处:《衰晚》
宋 · 文同
衰晚得洋川,劳生只自怜。
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
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文移供尽日,心力付流年。
咄咄空书字,便便声昼眠。
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衰晚:晚年。得:获得。
洋川:地名,可能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劳生:辛劳的一生。
怜:怜悯,自怜。
文移:文书工作,公文往来。
供尽日:整天忙碌。
心力:精神和体力。
流年:光阴,岁月。
咄咄:空洞无物的样子,这里形容徒然。
空书字:空写文字。
便便:疲倦的样子。
声昼眠:白天打盹。
昏嫁:婚事将近。
在:正在。
了即:一旦完成。
赋归田:回归田园生活。
翻译
晚年定居洋川,一生辛劳只有自怜。整天忙于文书工作,身心疲惫岁月流逝。
每日只是徒然写字,白天也常常打盹儿。
面对婚嫁之事临近,只想尽快回归田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暮年时期,选择隐居于广阔的江川之间,过着简朴自足的生活。他不再为世俗的名利所羁绊,而是将自己的精力和情感寄托于自然之中。"咄咄空书字"一句,则表明诗人已经达观,能够超脱尘世的纷争,只是在闲适的时光中记录下心中的感悟。至于"便便声昼眠",则是形容他对现实世界的漠然,不为外界所扰乱,安享自己的宁静生活。
而最后两句"其如昏嫁在,了即赋归田",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态度,那就是随遇而安,不强求成败得失,只是等待时机成熟,便回归到自己的田园生活中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内心平静的高远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