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出处:《十月晦过巫山 其二》
宋 · 洪咨夔
客里年华老,船头日色曛。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
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
注释
客里:异乡。年华:岁月。
老:老去。
船头:船头。
日色曛:夕阳斜照。
天寒:寒冷的天气。
催:催促。
雨雪:雨雪。
地远:遥远的地方。
隔:阻隔。
飞云:飞翔的白云。
为吏:作为小官。
徒:只能。
三尺:微薄之力。
于民:对百姓。
未一分:未能给予丝毫。
重惭:深感惭愧。
豪杰士:英雄豪杰。
度外:大事上。
立奇勋:建下非凡功勋。
翻译
在异乡岁月匆匆老去,船头夕阳斜照金黄。寒冷的天气催促着雨雪降临,遥远的地方阻隔了飞翔的白云。
作为小官只能尽微薄之力,对百姓却未能给予丝毫恩惠。
深感惭愧,面对英雄豪杰,我未能在大事上建下非凡功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十月晦过巫山(其二)》中的片段,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慨和自我反思。"客里年华老,船头日色曛"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时光匆匆流逝,日头西沉的景象,流露出漂泊之感和岁月催人老的无奈。"天寒催雨雪,地远隔飞云"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遥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为吏徒三尺,于民未一分"表达了诗人作为官吏,虽然身居官位,但实际为百姓谋福利的贡献微乎其微,流露出对自己职责未能尽到的自责和愧疚。"重惭豪杰士,度外立奇勋"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豪杰之士的敬仰和对自己的深深惭愧,诗人意识到自己在成就上远远不如这些英雄人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自我反省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