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全文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宋 · 苏轼
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斲。
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
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

注释

剥:指种植枣树时去除表皮。
斲:砍伐,指种植松树。
十年外:未来十年。
悫:坚定,忠诚。
李衡奴:历史上的人物,以其理财智慧著称。
同舍郎:室友,朋友。
灊岳:古代山名,今安徽霍山。
甘:甜枣。
春冰渥:春天冰雪融化,土壤湿润。
竹篱间:竹子编成的篱笆。

翻译

枣树种植时可以剥皮,松树种植时可以砍伐。
这些事情发生在十年以后,我的计划也已经坚定。
十年不算什么,千年如同风雨飘摇。
听说过李衡的仆人有这样的策略,这方法或许可以学习。
我有一位朋友,官职在灊岳任职。
他赠送我三寸长的甜枣,照亮了座位,光彩夺目。
如果能种上百棵,就趁早趁着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栽种。
想象那竹篱笆之间,青黄相间的果实挂在屋檐角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田园生活。"种枣期可剥,种松期可斲"表达了对未来成果的期待和规划,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耐心等待的态度。"事在十年外,吾计亦已悫"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宽广视野,不以寻常的急躁去衡量事物的成败。

"十年何足道,千载如风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的心态,将短暂的十年与漫长的千年相比较,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和时间深刻的理解。"旧闻李衡奴,此策疑可学"则是对古代智者的记忆和学习的提及,可能在暗示一种生活的智慧或者哲学。

"我有同舍郎,官居在灊岳"中的"同舍郎"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而"官居在灊岳"则是对其官职生涯的一种描述。"遗我三寸甘,照座光卓荦"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珍贵的回忆。

最后两句"百栽倘可致,当及春冰渥。想见竹篱间,青黄垂屋角"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友情和自然的思考,展现了诗人苏轼对于生命和世界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