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全文

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

出处:《初春有述
明末清初 · 潘高
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
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
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
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
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
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
入山不忍尽,下山元独宿。
钟清何处寺,花隐谁家屋?愿言寄吾友,一枝折寒林。
微物何足贡,将此岁寒心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潘高所作,名为《初春有述》。诗中以“我生无他长,所耽惟种树”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植树的热爱与执着。接着,“树中尤爱梅,为其能守素”,点明了诗人特别偏爱梅花,因其象征着纯洁与坚守。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品质:“守素有同心,相将老岩穴。”梅花在岩石间生长,与纯洁的品质相呼应。接下来的“花时犯清霜,坐到将残月”,则展现了梅花在严冬中的坚韧与美丽,即使在霜雪覆盖之时,也能静待月落,展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家园兴未足,寻梅过太湖。”诗人因对梅花的喜爱,不惜跋涉千里,越过太湖去寻找更美的梅花。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痴迷,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梅花如白云,茫茫路欲无。”诗人将梅花比作白云,既赞美了梅花的洁白无瑕,也暗示了寻梅之路的漫长与艰难。接下来的“入山不忍尽,下山元独宿”,描述了诗人深入山林,不愿离去的情景,以及独自宿于山中,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最后,“钟清何处寺,花隐谁家屋?”诗人通过询问寺庙的钟声和隐藏在花丛中的房屋,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愿言寄吾友,一枝折寒林”则表明了诗人希望将这份对梅花的深情与朋友分享,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纯洁、对友情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