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豪家谁姓名,此儿歌舞便教成
出处:《寄宿田家偶述》
明 · 张元凯
西原夕照生平陆,东皋阴阴返樵牧。
夜行恐有醉尉呵,驱车且入田家宿。
田家老翁开柴门,拥彗不解犊鼻裈。
青山偏近新茅屋,绿酒那嫌旧瓦盆。
爨下一妇亦华发,豆萁乱束烹枯鳜。
团圞野坐不燃藜,短檐之下多明月。
自言门户无壮丁,数亩山田久不登。
近岁徵科猛于虎,几年蓄积消如冰。
闺中有女年十四,求鬻豪家气劳悴。
蛾眉换得金钱归,掌中空有明珠泪。
不记豪家谁姓名,此儿歌舞便教成。
婉媚自能当主爱,光华漫许倾人城。
前年寄采宜男草,曾遣苍头向吾道。
此中粱肉厌丘坻,忍令葵藿常不饱。
虽然儿女情自偏,不如聊且耕吾田。
以色事人岂常好,人间富贵浮云然。
闻之长啸斟大斗,仰见明河落高柳。
相逢良夜一论心,别去青溪重回首。
夜行恐有醉尉呵,驱车且入田家宿。
田家老翁开柴门,拥彗不解犊鼻裈。
青山偏近新茅屋,绿酒那嫌旧瓦盆。
爨下一妇亦华发,豆萁乱束烹枯鳜。
团圞野坐不燃藜,短檐之下多明月。
自言门户无壮丁,数亩山田久不登。
近岁徵科猛于虎,几年蓄积消如冰。
闺中有女年十四,求鬻豪家气劳悴。
蛾眉换得金钱归,掌中空有明珠泪。
不记豪家谁姓名,此儿歌舞便教成。
婉媚自能当主爱,光华漫许倾人城。
前年寄采宜男草,曾遣苍头向吾道。
此中粱肉厌丘坻,忍令葵藿常不饱。
虽然儿女情自偏,不如聊且耕吾田。
以色事人岂常好,人间富贵浮云然。
闻之长啸斟大斗,仰见明河落高柳。
相逢良夜一论心,别去青溪重回首。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寄宿田家偶述》描绘了作者在夕阳西下时投宿农家的经历。首句“西原夕照生平陆”展现了傍晚时分乡村的宁静与开阔,而“东皋阴阴返樵牧”则描绘了农夫们结束劳作归来的场景。诗人担心夜晚会有醉酒的官差呵斥,选择进入田舍过夜。
田家主人虽贫穷,但待客热情,以简陋的新茅屋和旧瓦盆盛酒,生活虽然朴素,却也自得其乐。妇人忙碌炊烟中,烹煮食物,家中孩子年纪尚小,却已面临被卖入豪门的命运,令人感叹世态炎凉。
诗人感慨自家田地荒芜,赋税苛重,连女儿都被迫出卖以换取金钱,明珠般的眼泪只能握在手中。他提到前年曾托人送宜男草,暗示对子女的关爱,然而豪门子弟享受奢华,而贫苦人家却难以温饱。
诗人表达出对世俗富贵的淡泊态度,认为儿女之情虽动人,但不如回归田园,以耕作为生。他认为以色事人并非长久之计,世间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最后,诗人借饮酒长啸,仰望星空,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深深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农村生活的描绘,也有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体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