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
出处:《送李生归旧居》
唐 · 温庭筠
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
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
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从:自从。征战:战争。
故社:故乡。
几人:多少人。
薄宦:小官。
离山:离开家乡。
久:已久。
高谈:高谈阔论。
夕阳:傍晚太阳。
板槛:木板门槛。
春日:春天。
柴扉:破旧的柴门。
莫却:不要放弃。
严滩:严滩地名。
钓矶:钓鱼的好地方。
翻译
自从战争之后,故乡还有多少人归来。做个小官离开家乡已久,高谈阔论已很少与世人相随。
夕阳照在简陋的木板门槛上,春日暖阳洒进破旧的柴门。
不要放弃在严滩的期待,西溪那里有钓鱼的好地方。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友人李生归乡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后的惆怅和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开篇“一从征战后,故社几人归”两句,表达了战争结束之后,一些老朋友纷纷回归家园的情形,流露出一丝时代变迁、人事更替的感慨。
接着,“薄宦离山久,高谈与世稀”两句,则写出了诗人自己长久离开山林,官职微薄,与世间高谈理想的人越来越少的孤独感。这里“薄宦”指的是官职不高或仕途坎坷,“离山久”则表达了对自然山林生活的怀念。
“夕阳当板槛,春日入柴扉”两句,描绘了一幅晚霞满天,春光透过柴门的画面,给人以宁静和温暖之感。这里,“夕阳当板槛”形象地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景象,而“春日入柴扉”则是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
最后,“莫却严滩意,西溪有钓矶”两句,诗人鼓励朋友不要放弃在严滩(可能指某个地方或自然景观)所养成的情怀,因为西边的溪流中还有适合垂钓的地方。这里“莫却”是勉励之意,“严滩意”则蕴含着对特定生活状态的留恋,而“西溪有钓矶”则预示了未来美好的自然享受。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哲理与审美趣味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