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楼船连岁扰闽广,羽檄至今疲楚蜀全文

楼船连岁扰闽广,羽檄至今疲楚蜀

清 · 陶梁
樗散真同不材木,偃蹇名场容我独。
早看同辈上青霄,转悔当年堕尘俗。
譬如周道压平坦,偏向崎岖历崖谷。
宦游倏逾三十载,归去都无数椽屋。
书帖有时临《乞米》,骨相本来非食肉。
侧闻东南夷患剧,国家兵力苦不足。
老弱充数应徵调,载胥及溺何能淑。
市井恶少备宿卫,江湖游士任心腹。
解散纷纷竞弃甲,摧陷往往成破竹。
可怜濒海十万户,奔窜呼号惨满目。
楼船连岁扰闽广,羽檄至今疲楚蜀
一官未补命磨蝎,四海安归身立鹄。
贾谊土书忧汉室,杜甫吞声哭江曲。
几时藉手报升平,尽扫欃枪息蛮触。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陶梁的《即事有感用东坡定惠院海棠韵》以咏史抒怀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樗散真同不材木”自比为无用之材,暗示了作者在仕途中的落寞与无奈。接下来,“偃蹇名场容我独”描绘了他在名利场上孤傲不群的形象。

诗人通过比喻,将自己比作周道上的崎岖之路,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宦游倏逾三十载”表达出长期在外做官的辛劳,而“归去都无数椽屋”则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淡泊。他以“书帖有时临《乞米》”自嘲,表明生活清贫,非食肉者。

诗中还反映了当时东南沿海的社会动荡,“东南夷患剧”揭示了边疆危机,“国家兵力苦不足”表达了对军事力量的担忧。诗人对于征调老弱入伍深感悲愤,认为这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百姓的苦难。

“市井恶少备宿卫,江湖游士任心腹”揭露了权贵阶层的用人不当,而“解散纷纷竞弃甲,摧陷往往成破竹”则形象地描绘了战局的混乱。诗人同情无辜百姓的流离失所,“楼船连岁扰闽广,羽檄至今疲楚蜀”描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最后,诗人以贾谊和杜甫的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忧虑和个人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一官未补命磨蝎,四海安归身立鹄”。他渴望有朝一日能结束战乱,实现天下太平,用“几时藉手报升平,尽扫欃枪息蛮触”寄托了深深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