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灯影高低万竹间,暂移尊酒一开颜。
杯浮夜色如邀月,风送凉声似在山。
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
高斋秋气长如此,密笋当门且勿删。
杯浮夜色如邀月,风送凉声似在山。
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
高斋秋气长如此,密笋当门且勿删。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夜小酌于秋舫斋前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首句“灯影高低万竹间”,以“灯影”与“万竹”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富有层次感的画面,暗示着环境的清雅与宁静。接着,“暂移尊酒一开颜”一句,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暂时忘却烦恼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聚会的欢愉氛围。
“杯浮夜色如邀月,风送凉声似在山。”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杯中的夜色仿佛邀请月亮一同降临,而微风送来的声音则如同山间的清凉,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愉悦。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融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丰富。
“火树近从南尉得,烛龙遥自葛陂还。”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灯火比作“火树”,从“南尉”处得到,又将远处的光芒比作“烛龙”,从“葛陂”返回,形象地描绘了远处光亮的来源与变化,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色彩。
最后,“高斋秋气长如此,密笋当门且勿删。”诗人感慨于高雅的书房中,秋天的气息长久不变,门前的密笋也应保持其自然状态,不被人为修剪。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尊重,也流露出对生活质朴、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夜小酌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质朴、和谐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