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全文

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

近来人物眇江东,况也书生责勇功。
痛定却思三策谬,归来犹想万山崇。
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可酬公。

注释

人物:指代动荡时局中的普通人。
眇江东:形容东移避难。
书生:古代读书人。
责勇功:要求有勇往直前的建树。
三策谬:错误的策略。
万山崇:家乡的高山。
荀伯:荀况,战国时期儒家学者。
官寮里:官府或官僚群体。
昌黎句法:韩愈的文学风格。
戎事:战事。
心事:内心的忧虑。
苦无:遗憾没有。

翻译

最近时势动荡,人物皆向东江迁移,尤其书生的责任在于建功立业。
痛苦平息后反思,之前的策略有误,回想起家乡的崇山峻岭。
谁能在荀伯(荀况)的官僚环境中,写出像韩愈(昌黎先生)那样的诗句呢?
战事虽多,但心中的忧虑较少,遗憾的是没有优美的言辞来回应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作品,他以陈倅寄来的四首诗为灵感,采用了韩愈(昌黎)的风格进行和韵回应。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寄赠诗作的感激,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对方诗艺高度的自谦。

首句“近来人物眇江东”,描绘了时局动荡,人才凋零的景象,暗指江东地区局势复杂。次句“况也书生责勇功”则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读书人也被期待能有英勇的行为和成就。

“痛定却思三策谬”表达了诗人反思自己在应对策略上的失误,承认曾经的决策有误。而“归来犹想万山崇”则寓言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心中仍怀有壮志,如同万山之高峻。

“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一句,将友人的诗才与荀伯(荀况)的智慧和韩愈(昌黎)的文风相提并论,赞美其才华横溢。最后,“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可酬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才的敬佩,以及自己在应对战事之余,因无法写出足以匹配的佳作而感到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赏,也有对自己的反思,体现了宋诗的婉转含蓄和深沉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