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沙篱落乱鸣蛩,永夜相寻客梦中
出处:《嘲蛩》
宋 · 葛绍体
浮沙篱落乱鸣蛩,永夜相寻客梦中。
尽是秋风借馀力,声声却似怨秋风。
尽是秋风借馀力,声声却似怨秋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名为《嘲蛩》,作者是宋代诗人葛绍体。诗中以秋天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写沙地篱笆间蟋蟀(蛩)的嘈杂鸣叫声,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感受。"浮沙篱落乱鸣蛩"描绘了深夜时分,秋风吹过,蟋蟀在荒凉的环境中纷乱鸣叫的画面。"永夜相寻客梦中"则暗示了诗人或许在外作客,夜晚被这鸣蛩声扰醒,梦境与现实交织。
接下来的两句"尽是秋风借馀力,声声却似怨秋风"更是意味深长,诗人认为这些鸣叫声仿佛是秋风借着余力发出的,而蟋蟀的鸣叫又像是在抱怨秋风的无情。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融合,赋予了蛩鸣以人的感情色彩,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离散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