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
出处:《赠王隐者山居》
唐 · 于武陵
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
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
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
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
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
注释
石室:用石头建造的居室,这里指隐居修行之处。人寰:人间,世间。
分:区分,隔开。
飞来:形容树木如同从远处飞至。
南浦:南方的水边,泛指送别之地,此指远方。
华山:中国名山,此处借指高远之地。
云:云雾,也象征远离尘嚣。
浮世:繁华不定的人世间。
几多:多少。
事:事情,事务。
先生:指隐士或修行者。
寒山:可能指山名,也有清冷的山之意,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西日:夕阳,傍晚的太阳。
空照:空旷中照射。
雁成群:成群的大雁,常寓意旅人或思乡之情。
翻译
石室之内清扫得没有一丝尘埃,仿佛与人间俗世隔绝开来。那从南浦飞来的树木,一半像是带着华山的云雾。
这浮躁世上纷繁复杂的事情,先生大概一个也没听说吧。
夕阳洒满了寒山的西方,空旷中映照着成群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开篇"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表明了诗人居住在一处干净整洁的山中石洞,与世俗的人间隔绝。接着"飞来南浦树,半是华山云"则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其中"飞来南浦树"可能指的是远方飘来的枯叶落在南浦之树,而"半是华山云"则暗示了诗人所居的山脉如同天上的云朵,给人以超脱凡尘之感。
第三句"浮世几多事,先生应不闻"表达了诗人的淡泊名利,对于外界纷扰不断的世事持有超然物外的态度,而"先生"一词,则显得出对隐逸生活的尊崇与向往。
最后两句"寒山满西日,空照雁成群"则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冬日落日的景象。山脉在寒冷中显得更加雄伟,而落日的余晖如同无形的手,为空中的大雁群投下长长的影子,增添了一份苍凉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